慈利澧水大橋“蜂窩”橋墩
11月12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政府,針對前段時間市民廣泛關注的澧水大橋部分橋墩樁基表層脫落問題,第三方檢測機構及專家組評估認為,大橋目前處于安全范圍,同時,該縣決定盡快啟動對大橋的維護施工,初步計劃維護工期為2個月時間。
慈利縣城澧水大橋部分橋墩樁基表層脫落現象發現后,慈利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進行現場查勘,研究處置措施,專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湖南聯智橋隧技術有限公司(公路工程綜合甲級檢測資質)進行質量安全檢測,并聘請了省內多位知名橋梁專家對大橋進行現場勘驗和論證。
經過現場取樣、勘察、驗算和論證,結果表明,未發現大橋存在位移、沉降、裂縫等現象,結合基樁專項檢測報告以及設計單位對存在缺陷的樁定量分析和驗算,專家組初步估算認為,大橋處于安全范圍。目前大橋的主要缺陷是部分橋墩外露于河床地面以上的樁身已有明顯縮頸、露筋等病害。為保證橋梁后續運營安全與設計使用壽命,從橋梁使用的后續安全性與耐久性方面考慮,應盡快對縮頸、露筋的樁柱進行處置。
11月9日慈利縣委常委會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決定對澧水大橋迅速實施限載(55噸及以上車輛)措施,設立限載公示、標識。迅速細化、完善施工方案,啟動大橋維護施工,確保質量、加快進度,爭取2個月完成,同時確保維護施工安全和通行安全,大橋段河道的整理施工亦同步啟動。維護施工完成后將委托檢測機構檢測驗收,及時公開檢測驗收結果、接受社會監督。該縣還表示將嚴格按照公路和城市橋涵養護的有關規定,推進縣域內道路橋梁專項檢查和整治,規范縣內橋梁養護維修工作,落實管護責任單位,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橋梁安全。
附慈利縣人民政府關于慈利縣城澧水大橋檢測咨詢結果及維護處治方案的公告
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
慈利縣城澧水大橋部分橋墩樁基表層脫落現象發現后,慈利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行動,專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湖南聯智橋隧技術有限公司(公路工程綜合甲級檢測資質)進行質量安全檢測。經過現場取樣、勘察、驗算和論證,11月7日完成了《基樁專項檢測報告》。與此同時聘請了省內多位知名橋梁專家對大橋進行現場勘驗,隨后就《基樁專項檢測報告》進行了論證。在此基礎上由中冶長天設計院編制了《大橋樁基工程維護方案》并進行了評審。11月9日縣委常委會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決定及時維護處治?,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檢測結果
1、本次檢測33個樁柱,其中22根樁柱存在直徑減少的缺陷,18根樁柱存在露筋、鋼筋銹蝕等現象,影響基樁使用性能。
2、混凝土強度抽樣檢測表明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
3、23個立柱豎直度偏差超限,對結構受力存在不利影響。
4、河床普遍沖刷,最大局部沖刷深度為3.31m。
二、專家咨詢意見
1、經專家現場查勘,未發現大橋存在位移、沉降、裂縫等現象,結合基樁專項檢測報告以及設計單位對存在缺陷的樁定量分析和驗算,專家組初步估算認為,目前大橋處于安全范圍。
2、目前大橋的主要缺陷是部分橋墩外露于河床地面以上的樁身已有明顯縮頸、露筋等病害,咨詢認為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樁身外圍(鋼筋籠以外)素砼含不均勻泥漿或泥塊,導致其強度較低;在鋼護筒拆除施工完成的同時,本應及時將其清除,進行表觀處理的施工步驟,因受當時施工高水位的限制而沒有實施;二是外露樁(柱)身的保護層厚度太大,在施工臨時鋼護筒內壁與設計樁或柱的鋼筋籠之間沒有設置防裂鋼筋網,容易產生收縮裂紋;三是洪水頻率P=1%時最大水流速度3.02m/s,對樁身強度不均勻的外圍素砼沖刷作用較明顯。
3、為保證橋梁后續運營安全與設計使用壽命,從橋梁使用的后續安全性與耐久性方面考慮,應盡快對縮頸、露筋的樁柱進行處治。
4、編制缺陷處治方案時應綜合考慮部分立柱豎直度偏差超限對安全的不利影響。
三、大橋維護方案
根據基樁專項檢測報告結論及專家咨詢意見和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對慈利縣城澧水大橋樁基工程維護方案設計,制定以下大橋維護方案:
1、盡快組織橋梁維護處治,對3-13#墩全部基樁進行維修,對2.5m樁基礎外圍對應的加大立柱部分,采用等直徑設計,便于施工及美觀。
2、對目前不具備檢查條件(如鋼護筒內部、河床以下)的樁柱,結合處治方案開挖、鑿除障礙物,揭露樁柱隱蔽部分缺陷情況,綜合整治。
3、橋墩河床底至基巖面基樁及外露缺陷基樁、墩柱維護工程均采用增大截面法——外包鋼筋砼設計。設計外包厚度25CM—35CM。維護樁基及墩柱C30收縮補償性細石砼;河床鋪砌C25砼;封底C30砼。
4、樁基維護深度原則上需深入基巖內0.8m,并結合現場實際做相應調整。如果開挖至基巖面0.8m后發現其下仍存在樁基質量缺陷(如露筋、縮頸、砼強度低等不滿足設計驗收規范要求的情況),則繼續往下延伸處理至樁基質量完好深度,并及時與設計方聯系,進行動態設計和處治。
四、其他事項
1、根據檢測報告、專家咨詢意見、中冶長天設計院的維護方案,由原施工單位及各責任主體對大橋進行維護施工、質量監管。待公告以后將及時啟動維護施工,工期約為2個月。
2、按規定在大橋兩頭設立限載標志,嚴禁超載車輛(55噸及以上)通行。
3、按照公路和城市橋涵養護的有關規定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全縣橋梁進行定期檢測、排查隱患,確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