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港珠澳大橋被譽為超級工程。自2009年12月至今,它已經開工建設近8年,即將建成通車。它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僅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估算投資就達381億元左右。
當這一工程香港段被曝出混凝土磚測試報告造假時,引發了各方關注。5月份,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21名涉案人員,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對相關測試報告展開復檢。目前,針對這一造假事件的調查有了新進展。
6月2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發布消息稱,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對最后一批混凝土磚測試記錄復檢時,又發現20個測試結果異常。截至目前,復檢發現的測試結果異常個案已達346個,占測試總數的0.11%。所有測試共303,700個,涉及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相關工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相關復檢結果和資料已提供給香港路政署,交由專業機構跟進、檢視對應在相關工程上的結構位置。
根據既定程序,香港特區政府工務工程必須由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政府試驗所”進行建筑物料測試。該建筑物料測試服務由土木工程拓展署人員提供,或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外判的服務供應商提供。本次涉事的建筑物料測試由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外判服務供應商提供服務,為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相關工程(即香港口岸及香港接線)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進行混凝土和泥土密度測試。
香港廉政公署披露的信息顯示,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自2013年1月起雇用該承包商(服務供應商),對港珠澳大橋工程的混凝土樣本進行壓力測試。部分實驗室人員涉嫌以金屬校準柱、或強力混凝土磚,代替該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樣本,以偽造測試結果。香港廉政公署稱,該承包商(服務供應商)涉嫌呈交誤導性的調查報告,以詐騙土木工程拓展署。
該造假事件被曝出后,香港特區政府及多個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并多次回應該事件,以消除公眾疑慮。
6月17日,署理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向玉璽在例行簡報會上表示,涉事試驗所在同一時期也為約400個工務工程進行了混凝土磚測試,復檢顯示,其中130個測試結果異常,涉及不同政府部門共55項工程。
向玉璽表示,署方已追溯這55項工務工程的測試數據,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懷疑有問題的測試紀錄沒有影響最終測試結果,也符合《土木工程一般規格》要求。署方也正為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及相關工程項目中懷疑有問題的測試紀錄進行同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