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 浙江新聞 來自: 百家號-浙江新聞 收藏 分享 邀請
秀山大橋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在秀山大橋兩座175米高的主塔塔頂上,各立著一根4米高的白色圓柱體。這個形似發射器的東西叫GNSS基站。它是秀山大橋橋梁健康監測的其中一個結構監測點,作用不可小看。 8月1日,在施工人員的陪同下,筆者乘電梯、爬鋼梯登上了官山側主塔塔頂,一探這個位于大橋最高點的結構監測點。 據隨行工程師介紹,GNSS基站的功能主要是監測大橋結構和收集相關的氣象數據,它集成在一起然后通過數據線傳輸至秀山大橋橋梁管理指揮部的監測中心,實時反映整個橋梁在運行或者在不利天氣情況下結構的安全性。 秀山大橋作為岱山至舟山疏港公路建設項目中的一座跨海大橋,因所處的地理位置,施工技術難度很高。如何強化大橋的安全運營管理,提高大橋的安全運行效益,在大橋設計之初,智能化管理被賦予重要使命。 據介紹,在健康監測系統建設中,除了主塔上的GNSS基站,大橋上還布設了其他結構監測子系統的傳感器模塊和數據采集及傳輸模塊。比如,埋設在橋墩、鋼箱梁等混凝土結構上的應力計、應變計,用來監測橋梁結構的受力情況;裝在大橋主纜、吊索上面的索力監測器,主要監測主纜索股索力是不是安全。“這些傳感器可實時采集結構應變數據和大橋環境溫度,并通過數據傳輸到監控中心,實時監測,保障橋梁安全。”岱山縣疏港公路建管中心工程部橋梁工程師方智恩介紹說,“目前,整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建設已接近尾聲,計劃在8月10日左右進行系統聯調聯試。” 除了健康監測系統,交通安全監控也是大橋智能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據介紹,交通監控系統建設中,采用道路全程監控,布設了交通監控視頻及數據采集設備、氣象信息采集設備、信息發布設備和車牌識別設備等,及時發現道路突發事故,加強預告、交通誘導和控制信息的發布,避免道路交通擁堵。 |
文章轉載自52監測網,本文由52監測網上傳并發布,本文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