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合肥城市的快速發展,市民身邊各類橋梁越來越多,不管是高架橋還是跨河橋,它們現在的健康狀況怎么樣,出行安全有沒有保障呢?10月11日,市城鄉建設局對合肥市政橋梁養護情況進行了通報,根據最新檢測評估結果來看,城區橋梁全部在合格及以上等級。此外,阜陽路高架橋等46座橋梁正在加快實施城市生命線工程。
全市橋梁較為“年輕”檢測評估合格
合肥市橋梁管理實行的是市、區兩級管理模式,市城鄉建設局負責全市城市橋梁管養工作的行業管理和監督,市、區兩級管理部門負責各自轄區內橋梁管理和養護,已竣工暫未移交的橋梁,由橋梁建設單位負責安全管理和日常維護。
目前,全市共有城市橋梁288座,市級管理橋梁57座,主要以全市高架橋體系和體量大的橋梁為主。區級管理橋梁231座。
合肥市所有橋梁每年都會做一次大規模檢測,如果在常規檢查中發現了問題,接下來會做專項檢測,然后再做具體養護和維修。
總體來看,全市橋梁“年齡”較為年輕,上世紀70年代橋梁僅存3座,現存最早建成年代為1975年,2000年前的22座,大多為2006年之后建成。根據最新檢測評估結果,這些橋梁全部在合格及以上等級。
城市生命線已預警3582起橋梁超載風險
為了更加全面科學地保障橋梁安全,提前預判風險,做到防患于未然,合肥城市生命線工程一期項目已于2017年正式進入運行維護階段。
該項目實現了5座公路橋梁的實時監測及安全預警,包括金寨路高架橋、繁華大道跨南淝河大橋、環巢湖派河大橋、環巢湖南淝河大橋、G206湯口路互通立交橋。借助傳感器等高科技技術手段,可以像心電監護儀一樣,實時監測橋梁的索力、應變、傾角、位移、結構溫度等點滴變化,準確掌握橋梁健康狀況,確保橋梁安全受控。
大數據顯示,一期項目自2017年運行以來,成功預警重型車輛超載引發橋梁結構健康安全事件3582起,車撞橋梁等突發事件6起,有效保障了監測范圍內橋梁的安全運行。
在城市生命線工程一期試點的基礎上,二期項目建設重點選取老城區、省政務中心和市政務中心等建設年代久、人員密集、重要敏感區域進行安全監測,共涉及阜陽路高架橋等46座橋梁,監測范圍涵蓋合肥市一環內老城區、政務新區、濱湖新區等。
截至2019年8月,已經累計完成21座橋梁設備施工,25座橋梁數據工程及軟件開發工作,計劃2019年底全面建成投入運營。
為了防范超重超載車輛違規上橋,目前全市所有在運行高架的入口都安裝了可升降的限高桿,全天候禁止各類大型貨運重載車輛進入高架橋。對于超載車輛,合肥還已試點車輛稱重超載抓拍系統,可在第一時間掌握車輛的號牌、超載重量等信息。
(合建宣 合肥晚報ZAKER合肥記者 吳奇)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中安在線,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