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無線傳感器的橋梁安全監測
創建時間:
2020-03-24 17:08
全國成千上萬的橋梁正在惡化,造成潛在的危險狀況。特別是在自然災害之后,能夠評估橋梁的結構完整性是至關重要的。
圣路易斯和密歇根州立大學(MSU)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聯手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正在測試密歇根的Mackinac橋的創新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是由交通振動供電的,可以在發生之前檢測橋梁的故障。這將利用先進的無線和自供電監控技術,使Mackinac橋成為該國首個完全儀表化的橋梁。
麥凱爾維工程學院普雷斯頓·M·格林電氣與系統工程系的Clifford Murphy教授Shantanu Chakrabartty說:“這項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在災難性的結構故障之前發布預警,還可以用于快速診斷地震和颶風等罕見的高影響事件對橋梁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影響。”
Chakrabarty與Msu的土木工程和環境工程副教授NizarLajnef合作,開發了由橋梁運動的動能供電并無線傳輸結構數據的傳感器。
首批20個傳感器于2016年安裝在Mackinac橋上。在傳感器證明其耐用性并按預期執行后,研究人員開始了下一階段的測試,安裝了多達2000臺微型設備。這將使他們能夠探索更大規模部署的后勤工作,并向Mackinac橋管理局提供有用的監測數據。
這種低成本傳感技術的成功大規模部署,可以極大地改變橋梁養護和管理的經濟性,提高橋梁的可維護性和安全性。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拉美貿易經濟網,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