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珠江三角洲,很多朋友可能都比較了解,這里是我國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廣東同時是我國的經濟第一大省,GDP總量2019年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較快的經濟增長,一直獨立風騷,領跑全國。
這里有我們熟知的廣東的省會,羊城廣州。廣州建制悠久,早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出兵嶺南,征服嶺南的南越國之后在這個地方設立中央集權的南海郡。同時廣州也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因為廣州實時走在開放的前沿。自清朝乾隆年間開放口岸通商以來,商業繁榮,貿易發達,與外國的聯系也是最密切的。進入到20世紀,廣州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盛大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每年春、秋都在這里舉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進行各種經濟和配套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廣州作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除此之外汽車、電子、石油化學、輕紡等也在全國占據重要的地位。我們熟知的有豐田、日產、本田、傳祺等。
深圳,有句話這么說:來了就是深圳人。沒錯深圳市開放包容的城市,這里是我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自鄧小平爺爺在這里劃了一個圈以來,深圳由一個小漁村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成為現代化、信息化的國際性大都市。逐漸建立起金融、商貿、信息中心和高新產業基地。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建設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園為目標,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配套,有句話這么說:打鐵還學自身硬,要想引得鳳凰來,必須種好梧桐樹。這里基礎設施完善,政策傾斜,政府扶持,一系列的世界五百強在這里落戶。這里有我們熟知的騰訊、聯想、中興等知名國內企業。
深圳毗鄰香港、珠海毗鄰澳門,為了加深兩岸直接的合作往來,國家經過多年的調研在2009年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工程科技人員的辛勤付出,夜以繼日的加班加點,不辭晝夜的鉆研技術難題并克服重重阻礙,戰勝了一系列的世界級的技術難題,終于在2017年建成通車。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大大縮短了香港到珠海的車程,由原來3個鐘縮短至1個鐘,加深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聯系,居民到香港購物旅游,縮短了出行時間,降低了交通費用。香港和澳門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需要從祖國內地運輸過去,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港澳來說縮短了日常生活用品的運輸時間,節省了運輸成本,降低了價格,提高了港澳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祖國的繁榮與穩定添磚加瓦。同時為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助力,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再騰飛插上了新的翅膀。
縱觀古今,不管是秦始皇開鑿靈渠,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還是如今的港珠澳大橋的修建,無一不是一個世界發展史上的壯舉。不得不感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人民智慧的超群,我們可以拍著胸脯大聲的說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有足夠的實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百家號作者我是賀州人,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