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作為濟南“三環”率先開工建設的第一段,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工程開工建設以來,濟南市交通公路部門、沿線各區縣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各建設單位爭分奪秒,大干快上,目前整個大東環項目完成總量的七成以上,路基、橋梁工程完成超八成以上,正在按計劃快速推進。整個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車。
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是濟南“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真正標志著濟南‘三環時代’從夢想照進現實。項目主線全長23.594公里,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于京滬高速曹范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途徑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建設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里/時。該項目是“十三五”全省高速公路7400公里通車目標任務的一部分,也是省、市高速公路重點建設項目。項目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東部城區路網布局,長途過境交通與區域中短途交通可實現分離,有效分流現繞城高速公路東線的過境車輛,提高通行效率,方便沿線群眾出行。路網布局的升級擴大也將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全省首座“四橋同步轉體”
預計8月底華麗上演
項目在董家立交的轉體橋工程是山東省首座“四橋同步轉體”結構,跨越膠濟客專,膠濟鐵路和四五六專用線三條鐵路,是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的控制性工程。橋長1591米,寬40.4米,雙幅平行間距為0.8米,兩側轉體梁重分別為1.41萬噸和0.97萬噸,長度分別為160米和120米,單側兩橋平行間距僅有80厘米,對轉體過程防碰撞精度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施工高效、安全、有序,項目采用BIM技術,提前進行施工模擬,精確把控施工細節;優化轉體橋轉盤及球鉸安裝精度控制,保證施工質量;科學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嚴格現場管理及技術交底,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目前,四個轉體橋的轉體主墩和上轉盤承臺全部澆筑完成,下部結構施工也已順利完成,目前正在加緊推進橋梁上部結構施工作業,計劃8月底完成四橋轉體。
科學研究,標準化管控,
路面平整度水平大大提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出行道路的舒適度要求越來越高,路面平整度成為衡量道路舒適水平的重要指標,其中瀝青攤鋪工藝及管控直接影響著路面面層平整度。
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瀝青層共四層,目前已累計完成總量的42%。項目施工組織過程,加強與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合作,優化配合比及瀝青攤鋪壓實工藝,合理控制成品路面壓實度、孔隙率及平整度等重要指標,確保成品路面質量;加強對瀝青原材料生產、運輸、攤鋪、碾壓等各環節的全過程控制,安排專人跟蹤逐項檢驗,做到各道工序整體協調、有序配合;施工過程中引進使用了進口福格勒2100-3攤鋪機等先進機械設備,嚴格施工標準化管控,路面平整度允許偏差(σ)國家規范標準要求為1.2毫米,大東環項目將這一數值控制在僅0.5-0.6毫米,路面平整度水平大大提升。
前期,疫情對項目建設造成了一定影響,下一步濟南市交通公路部門將與各參建單位全力以赴,奮起追趕,咬定通車和建設目標不動搖,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人員設備投入,飽和作業,確保工程施工建設進度,整個項目預計年內建成通車。
今年是濟南公路重點項目建設的決戰年,市交通公路部門正在強力推進25項公路重點項目,沖擊多項新紀錄。其中包括濟泰、大東環、濟樂南延等5條高速公路年內建成通車,同時加快推進大西環、大北環等7條約280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新開工大西環、濟青中線、京臺高速項目,加快濟南“三環時代”建設步伐。
濟南市交通公路部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重點在“通”上下足功夫,全面加快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拼出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大眾報業·齊魯壹點,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