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8月23日中午,隨著第31片梁穩穩地落在橋梁基座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國博城片區首座橋梁架設完成。架設完成后,將保證中心大街車輛能夠疏導至國道220。國博城片區共有11座橋梁,剩余10座正進行地下管線和樁基施工。11座橋梁加上8條市政道路竣工后,將形成國博城交通大框架,為未來片區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國博城路網關鍵施工節點
中心大街和會展南路將牽手
8月22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已經有兩塊梁板吊裝到位,施工人員正在吊裝第三塊。該處施工場地位于國博城西北方向,一處景觀河道的上部。場面雖然不大,但是很是意義。
中鐵十局一公司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項目部工程部部長董朔告訴記者,這座橋梁是先行區國博城片區第一座跨規劃河道橋梁,為簡支梁板橋結構,共計梁板31片,采用300噸吊車架設。
該橋梁位于干路一和會展南路交叉口,路線全長541.6米,橋面寬度32米。是連接會展南路與中心大街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后期中心大街東半幅封閉施工的導行路線。該橋梁的架設是國博城市政道路路網形成的關鍵施工節點。
“橋梁架設完成后,我們將繼續進行路面的施工。按照計劃,預計9月15日完成雙向六車道快車道的通車條件,保證干路一的使用,屆時將形成干路一、會展南路、中心大街路網,車輛可以通過干路一進入會展南路,再進入國道220,不影響車流的正常通行。”董朔介紹。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博城片區路網的重要節點之一,首座橋梁施工完成后,將連通會展南路、中心大街,建成后將大大緩解片區內交通壓力,為后續路網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
每片梁板間距僅兩公分
剩余10座橋梁明年5月竣工
記者在現場看到,300噸吊車在吊裝梁板的過程中,多名施工人員仔細觀察著梁板的卡位,并用米尺進行測距,保證梁板能夠安裝精準到位。梁板平穩落在基座上后,確認無誤后才進行下一片的吊裝。
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首座橋梁的每一片梁板間距只有兩公分,任意一片梁板出現偏差,都可能造成最后一片梁板無法下落,技術人員需精確核實落梁間距,并進行微調。順利架設完成后,也為后期橋梁的施工創造了條件。
據悉,為確保首橋架梁順利實施,項目部提前召開了施工組織會,對架梁方案、施工組織、人員分工進行了詳細的交底及部署,確保在架梁過程中人員機械配合到位。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像這樣的大橋,在先行區國博城片區一共有11座。其中簡支梁板橋6座,連續梁橋3座,框架橋2座。
“目前國博城其他10座橋梁正在進行地下管線施工以及橋梁樁基施工,下部結構目前尚未施工。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計劃2021年5月份進行這些橋梁的架設或現澆完成,待這些橋梁施工完成后,將完善先行區國博城的路網。”董朔表示。
一期八條道路年前完成6條
將搭建國博城片區交通路網
22日上午,記者在先行區崔寨蘇莊南側看到,在今年3月份快車道貫通的會展南路正在進行兩側道路慢車道及綠化的施工。道路中間栽植的綠植已經開花,不少車輛從這條路上路過。
“自2019年12月份進點國博城市政道路工程以來,攻堅克難、大干快上,克服了春節、冬期施工、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僅歷時三個月就完成了新建道路會展南路全線貫通,速度之快,在我們市政道路施工中也是不多見的。”中鐵十局一公司濟南新舊動能區域項目部負責人介紹。
包括已經貫通的會展南路在內,先行區國博城一期市政道路工程共有八條,全長11.518公里。綜合管廊長2.257公里,電纜隧道長8.119公里。會展北路西起萃清路,東至規劃路,線路長2512米,為城市主干路。會展中路西起萃清路,東至規劃路,全長671米,城市次干路。中心大街西起萃清路,東至展廳環路,全長1878米。
萃清路北起青銀高速,南至中心大街,線路全長1586米,為城市主干路。西環路北起會展北路,南至中心大街,全長1334米,城市主干路。干路一工程北起會展南路,南至中心大街,全長541米,城市次干路。
記者了解到,萃清路、會展中路的綜合管廊采用新工藝,在沉降縫位置,原先的設計是鋼邊止水帶,這兩條路的綜合管廊用采用的是不銹鋼止水鋼板,進一步提升了綜合管廊的防水功能。
“目前施工已全部展開,其中會展北路東段、會展中路、會展南路、萃清路、中心大街西段干路一、西環路計劃12月底前竣工。會展北路西段、中心大街東段因為涉及到交通導改等原因,計劃明年7月份竣工。”董朔介紹,八條道路竣工后,將滿足國博城、城市展廳及先進動力研究所的交通需求,同時也能滿足對市政配套管線的需求。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齊魯晚報,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