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9日晚,宣城市宣州區養賢鄉境內的天成橋橋面發生垮塌,事發時橋面沒有行人和車輛,未造成人員傷亡。天成橋是養賢鄉天成村村民車輛進出村里的唯一通道,目前正值水稻收割季,橋梁垮塌讓村民們收獲的水稻不能及時賣出。天成橋2008年建成,當地政府已在規劃建設新橋。
進出村子的橋塌了
這兩天,宣城市宣州區養賢鄉天成村的村民為收割回來的水稻不能及時賣出去而發愁。天成村四面環水,車輛進出的唯一通道是天成橋,但是10月9日晚10點多鐘,天成橋橋面垮塌,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10月11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事發現場看到,架設于水陽江支流北山河上的天成橋,大約三分之二的橋面發生垮塌,橋北側沿河的一段道路路基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垮塌。天成橋南側上橋口被封閉,北側橋頭的一段道路也被臨時封閉。
據在現場的一位村干部介紹,天成村全村共有2600多人,水稻種植面積大約3000多畝。橋塌了之后,村民們步行或騎車可以乘坐輪渡進出村子,但車輛不能通過輪渡通行,現在村里的車出不來,外面進村收購水稻的車也進不去。
已建成十多年正規劃建新橋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在現場見到了養賢鄉人民政府城建辦主任張國剛,他正組織車輛機械設備,在距離天成橋大約200多米的上游河道中修建便道。
張國剛告訴記者,天成橋建成于2008年,已經使用了十多年,當地已在規劃建設新橋。天成橋發生垮塌后,橋梁的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和宣州區水利、交通、海事、安監等部門很快到現場進行勘察會商。
張國剛表示,經專家勘察會商,初步判斷是多方面因素導致天成橋橋墩發生位移,橋面垮塌。一是天成橋北側為陡坡,水下基礎薄弱,大部分屬于流沙層;二是北山河防洪治理工程沿線部分圩堤需要退堤,使上游水流方向發生變化,形成對橋梁基礎長時間正面沖刷;三是近期河道水位偏低,河床清淤加速河床軟弱層發生變化,導致天成橋北側土體大面積滑坡,將1號橋柱基礎平行推移。
據介紹,垮塌的天成橋將被拆除,新橋的建設將加快推進,便道預計一周時間修建完成,但只能在枯水期使用,相關部門還將制定其他的出行方案,在新橋建成之前,讓村民能夠順利通行。
來源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文章轉載自52監測網,本文由52監測網上傳并發布,本文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