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監測網訊】南京長江五橋預計于明年年底建成,這座大橋是怎么建起來的?10月29日上午,記者隨市人大常委會人員來到長江五橋施工現場。原來,長江五橋是像“搭積木”一樣拼裝而成的,所有預制構件都在工廠完成生產,并且每一個構件上都有一個身份二維碼,掃一掃,可以詳細了解每個構件的全部信息。
橋梁建設采用構建拼裝,施工效率提升同時工地更“綠色”
長江五橋工程由跨江主橋和夾江隧道兩部分組成。站在江邊,遠遠可見3座主塔,猶如3根定海神針,傲然屹立于江面上。“你們看到的主塔、橋面、橋墩等這些構件都是在工廠完成生產,再運到施工現場一一組裝的。”市公建中心橋隧工程一處處長沈斌告訴記者,目前橋梁工程建設一般采取澆筑法和預制拼裝法,過去三橋、四橋只是少部分采用預制拼裝,而五橋超過90%的工程都是預制拼裝。預制拼裝可以采取上下結構平行作業,一邊施工,一邊在場外生產預制件,工期比澆筑法縮短至少一半時間,并且預制拼裝揚塵極少,也沒有太多施工噪聲。
江面上,多臺吊裝機正在進行組裝作業。“在構件安裝環節,不同的構件有不同的精確要求。比如,鋼混橋面出廠時的精度是0.5毫米,安裝要求精度達到3毫米。”沈斌介紹說。
橋梁安全出新招,質量安全掃碼可見
據統計,五橋主要預制構件有近6000件,并且每個構件上都有一個身份二維碼。在其中一個橋墩下方,五橋項目指揮部質安部副部長魏玉蓮拿出手機,打開南京五橋信息平臺APP一掃,橋墩的信息立即跳了出來:南京長江第五大橋A2標S11墩,樁長76米,樁徑11米……除了數據信息,承臺、墩身的平面圖和三維圖等信息以及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安裝信息等也都顯示出來。
前期,市公建中心已將這些信息錄入他們后臺的數字橋梁系統,現場掃二維碼,系統就可以跳出各個構件的信息。有了這些信息,不僅可以實現質量責任可追根溯源,也可以協助工程施工。“比如,這些橋墩每一個都不一樣,有了二維碼,我們隨時可以了解它們的詳細信息,裝在什么部位、有什么注意事項,都可以在APP上查到。”施工單位中交第二公路局有限公司施工人員說。
據介紹,在施工過程中,各個構件的信息還會不斷更新,是一個全壽命信息。未來這些構件的信息將和五橋一起長久保留下來。
原標題:南京長江五橋是“搭”起來的?質量安全掃“碼”可見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新華網客戶端,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