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伏牛山、熊耳山深山區的層巒疊嶂中,一條聯通欒川和盧氏兩地的高速公路建設正酣。該高速全長75.3公里,雖然里程不長,卻是目前河南全省工程最艱巨最復雜的高速公路。因為其橋梁和隧道占總里程比例達77.1%,項目路塹、隧道開挖將產生950萬立方米的棄渣,堪稱我省“最難修”的高速。
在欒盧高速公路二標項目施工現場,一座廠房內,機器聲轟鳴不斷,省內首座高品質機制砂生產線正在以100噸/小時的產量運作。
為應對河沙枯竭、傳統水洗機制砂質量不穩定的現狀,項目投入了500多萬元率先在河南打造了一條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機制砂生產線。二標項目經理王宜葵說:“以我們標段施工所需機制砂30萬噸為例,購買河沙成本為150元/噸,而以隧道開挖出的碎石為原材料每噸成本至少下降30元,僅一個標段就可節約近1000萬元。”
據了解,欒盧高速公路線路全長75.3公里,橋梁和隧道占總里程比例達77.1%,項目路塹、隧道開挖將產生950萬立方米的棄渣,將這些筑路廢棄料加工成不同粒徑的碎石,既可用于路基回填,也可作為混凝土原材料,物盡其用、變廢為寶,實現了對隧道棄渣的再利用。
與此同時,在位于豫西深山區的盧氏縣橫澗鄉,欒盧高速公路6標的馬窯特大橋,最后一套橋墩液壓爬模爬架正在緊張有序施工中。由于盧氏地形復雜,山高坡陡,馬窯特大橋半數以上墩身為空心薄壁墩,最高墩墩高為76.2m,施工難度和風險較大。
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速公路“雙千工程”建設,欒盧高速公路項目作為河南省重點項目名片,對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完善河南高速公路網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大河報,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